某种程度上来说,涡轮增压器其实就是鼓风机。不过传统的鼓风机是靠电驱动,而汽车中的涡轮是靠废气带动涡轮叶转动。即让排气歧管排出的废气通过一个涡轮,涡轮的另一端连着压气机的叶片,当涡轮介入工作时,压气机向进气歧管中压入更多的空气,以便产生更强的动力。如果一个鼓风机的设计是也可以用废气驱动,那么优化好结构后代替涡轮增压器完全没问题。因为本质上是相同的。

确保涡轮增压机充分润滑和降温坚持定期保养,才能保证涡轮增压器不被烧毁。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发动机启动后,等两分钟再起步行车,因为,涡轮增压器是润滑末端,转速高(每分钟12万转以上),使用的是浮动轴承,如果机油压力没建立起来就加速运行,很容易烧坏轴承。2汽车发动机高速运转后,要停车时先让发动机怠速运转两分钟。让涡轮增压器冷却一下,因为增压器是在高温条件工作的,冷却一下不易使增压器烧毁。3严格按发动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保养。
什么东西用久了都会出点小毛病,这儿只能说一下怎么减少它的故障率!1驾驶行为不能冷车启动,大脚给油。涡轮增压的进气涡轮和排气涡轮的中间轴,每分钟转数约20万转,它也是需要润滑油进行润滑的,而它是在整个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的末端。所以汽车启动前应靠怠速润滑到位,然后开车前切忌猛踩油门,等发动机温度上来以后(发动机最佳工作温度80至90度)就可以随心所欲了。2保养到位一定要选对润滑油。有涡轮增压的汽车,润滑油标号都比较高,这是为了让润滑油能贴附在涡轮增压中间轴上时间长一点。所以要按您汽车使用手册上标注的润滑油牌号。3日常清洁涡轮增压,抽进发动机里的空气比较多,所以要根据当地空气质量来调整更换空气滤芯的时间,减少空气进入进气涡轮形成油腻堆积。更换空气滤芯很方便,而且也很简单。其实涡轮增压它的内部构造非常简单,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我的头像,查看涡轮增压那一期的视频。现在的涡轮增压系统并不容易损坏,只要别刻意的去破坏它,一般情况下它的寿命几乎与发动机一致,当然现在市面上二十万公里的车子都比较少见;所以正常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不会导致涡轮系统损坏的,涡轮增压器最脆弱的部件还是它的轴承部分,可以说是整个涡轮系统中最精密的部位,精度甚至才只有几微米,所以涡轮增压器的轴承最怕被硬物造成磨损,所以发动机运行环境中的杂质如果多了,是最容易造成涡轮损坏的!要知道涡轮增压系统的润滑、散热都是用机油来保持,而机油中所含杂质的多、少就成为影响涡轮增压系统寿命的关键;因为无论如何去精心呵护,都存在结焦问题,虽然现如今的延时冷却系统已经最大程度缓解了整个问题,但微量结焦还是存在的,而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足以影响涡轮健康的结果;结焦就是机油在给增压器散热时,被高温所蒸发,结焦本身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一旦机油被增发,机油的那些杂质(矿物质)、金属类添加剂就会被烧成小颗粒,这些细小的颗粒很容易造成涡轮轴承的磨损;所以限制机油、燃油中的杂质,对涡轮系统就是有好处的,比如用更高级别的机油或者是杂质更少的汽油。机油中灰分高低对涡轮增压系统的影响绝大多数涡轮增压发动机更适合用低灰分的机油,这一点在车辆手册上都会有非常明确的注释;机油灰分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机油中所添加的金属类添加剂,为了让机油起到耐磨、清洁的作用,比如很常见的某机油中的钛流体、磁护一类的就属于金属添加剂,这些金属添加剂在机油正常燃烧后(这里不要去争烧机油的问题、只是机油的正常损耗)会形成金属盐、金属化合物颗粒,与机油中的矿物质燃烧颗粒一样,这些金属颗粒同样具备极高的硬度,同样会对涡轮轴承造成磨损,所以灰分的高、低就决定了机油燃烧后残余金属颗粒的多、少!所以不建议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矿物质机油,这并不只是黏度高低的问题,涉及更多的则是机油本身蕴含的杂质;矿物质机油取材太过于天然,所以蕴含了很多天然形成的矿物质,这些矿物子燃烧颗粒多了对涡轮的伤害很大,同理机油的灰分也不能高,高了燃烧后技术颗粒多!所以在机油的选择上,涡轮增压机器不仅要选择黏度等级,更要对机油等级进行选择,建议用API认证的SM以上级别,或者是ACEA认证A4以上级别的机油(开涡轮车的朋友一定好好看看车辆首册,一般都会有灰分或者油品等级的要求)。关于涡轮系统的漏油涡轮系统漏油倒不是什么大事,相比较活塞环与缸壁间、PCV系统导致的机油损耗,涡轮系统漏油导致机油损耗是最低的,涡轮增压系统漏油属于一种常态化现象,各位也不必过于紧张;建议在冬季起步时不要长时间热车、走的越早越好,防止由于涡轮前后的压差把机油给抽出来;涡轮增压是采用压力密封的方式,所以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必然会漏油(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压缩机那面的压力过低,对机油的密封效果就会下降,机油也就会被从中间体中给抽出来,一般出现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增压发动机的低转速、低负荷条件下,也可以理解成处于怠速的状态下容易漏油;尤其是在我国东北部地区的冬季、气温太低,当车辆处于暖机的时候,涡轮中间体内的油压太高(接近了4、5个大气压),机油飞溅很剧烈,而压缩机背面的压力有极低(通过空滤损失一部分压力,实际上的压力小于一个大气压),而这个时候一旦有机油碰到活塞环(非发动机的活塞环,而是如上图所示的活塞环),这个位置上机油是甩不掉的,所以会很容易被气压更低的压缩机被面给吸过去,然后就会被送入到燃烧室中给烧掉;所以涡轮增压车型尽量避免低转速、低负荷的怠速状态,冬季如果不是温度太低尽量别去热车!
「T&NA」概念全解析(分为三章解读涡轮增压的概念原理初衷)
分析两大类内燃机的有什么不同之处,首先要对所谓的汽车发动机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燃油动力汽车装备的发动机为活塞式往复循环内燃式热机,这是一种通过燃烧燃油产生热能,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运行步骤包括四步,分别为:进气喷油,压缩蒸发,膨胀做功,排气循环。由于共计四步骤所以这种机器也叫做“四程冲内燃机”,其中用作解析这一问题的核心是第三步骤,参考下图。
名词解释&概念解析
T_tbo,释义为涡轮
NA_natay aspiated,释义为自然吸气
_ite,释义为公升(容量单位)
大多数汽车爱好者都以「T」区分涡轮增压或自然吸气发动机,然而“某某”指的只是发动机的排量共有多少公升,并不代表真正的自然吸气技术。准确的称谓应该是“15NA”“20NA”,那么什么是NA呢?NA_自然的吸取空气,这里的关键词是「吸气」而不是进气。内燃式发动机的活塞往复运转会产生负压吸力,运行过程中会通过进气管路,并配合正面撞风的风阻由外往内的吸入空气。这是内燃机结构特点带来的特殊进气方式,Tbo涡轮增压发动机也不例外的会有吸气功能,只是吸入空气后会通过一次压缩后再送入发动机燃烧室(此为核心差异初衷放在第三章说明)。
为什么要涡轮增压&什么是增压?
通俗的解释涡轮增压器,其本质就是一组「空气压缩机」:把大体积的空气压缩成小体积,这是压缩的概念。可以把空气想象成一团棉花糖,NA发动机通过吸力吸入正常体积的棉花糖并“吃掉”,Tbo发动机则是把更大一团棉花糖压缩成与NA吸入棉花糖相同的体积,之后再“吃掉”——想一个问题:Tbo压缩后的棉花糖虽然体积与NA吸入的相同,但实际量是不是要多一些呢?这就是压缩的作用,棉花糖是糖分也是人体需要的能量,压缩空气则是发动机需要能的能量源。
知识点1:没有减少!棉花糖能被压缩是因为“糖丝”之间有很大的空隙,空气能被压缩也是因为各种分子之间同样有间隙。压缩的概念是通过外力将各个分子推到紧凑一些,也就是让分子之间的间隙小一些;假设1升空气中有“2095个氧分子”(常压氧浓度为2095%),那么把15升空气挤压(压缩)到1升的大小(体积标准),氧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了,但是「1升压缩空气」中就会有“31425个氧分子”。Tbo涡轮增压技术的真正目的正是增加空气中的氧气,这是为什么呢?知识点2:燃烧的基础是氧气!燃油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没有氧气即使温度再高燃油也无法燃烧。也就是说常压空气中2095%的氧气是至关重要的,因其为燃料的催化气体,但是这一压缩空气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的关键点是反应催化的效率(程度),在固定的时间内为燃油输送不等量的氧气,分子运动的强度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状态,参考以下三个条件。
固定时间标准固定燃油量氧气越多则固定量燃油反应过程中的运动强度越积极,燃烧的概念参考下图(仅参考分子运动状态燃烧状态)
综上所述,面对等量的燃油,发动机供给其等量空气中的氧气越多则分子运动状态“越兴奋”。这里的燃烧反应分子运动正是推动活塞曲轴往复运转的动力源,至于所谓的热能可理解为「结果计量参考」。因为运动才会产生热能,热能本就是反应的结果,但是通过这个结果可以反推并区分分子运动状态强弱——运动强度越大,摩擦产生的热能才会越高,那么同样单位的燃油面对不同浓度的氧气,从常压2095%开始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参考下图。上图为压缩后的空气,各个浓度等级燃烧产生的火焰温度(常压空气与汽油为1200摄氏度)。由此可见通过压缩高浓度空气可促进燃油反应强度的加强,那么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各类分子运动的强度越大产生的动能与摩擦产生的热能就会越高。如果这种描述还不太好理解的话,举个简单例子吧。
NA发动机2000pm-2095%氧浓度做功产生「150N·m」扭矩
Tbo发动机2000pm-25%的氧浓度做功产生「300N·m」扭矩
(数据并未计算仅为概念参考)这就是涡轮增压技术的真正作用:提升扭矩。四程冲内燃机的每个步骤需要时间,且运动的时间是相对一致的。假设两台机器膨胀做功冲程的时间都是100毫秒,NA发动机因为“缺氧”只能缓慢运动实现反应出150N·m的扭矩,T发动机以“富氧”状态获得了更多的能量,自然能在相同的100毫秒中输出更大的能量——扭矩。正如上图所示,扭矩的概念是发动机“一次输出的力量”,转速是发动机一分钟内曲轴运转的次数(单位为pm),两者相乘并减去一些损耗就是所谓的马力,也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核心参数。
马力计算公式:(N·m×pm÷9549)×136=PS。这组公式中的数字肯定是不能变化的,pm转速与N·m扭矩是相乘的关系,那么在转速不变的前提下,是否为扭矩越大PS(马力)越大呢?答案显然是没有争议的,上文说明了涡轮增压空气压缩技术可以提升发动机的扭矩,于是结果自然是通过富氧燃烧增扭实现【以转速不变】为前提的马力提升,也就是性能的增长。而在不需要高性能的状态下是,有大扭矩为基础可以反推公式,得出的结论是小马力可以以大扭矩低转速实现,这种状态必然节油。
总结
Tbo-玩氧气的行家
NA-玩排量的行家
T技术通过增氧不增油的方式提升扭矩,这种技术可以节油减排并提升驾驶乐趣,因为20NA的发动机普遍只有200N·m的最大扭矩,但是20T却能高达400N·m的标准。NA自吸发动机由于不能实现增压富氧燃烧,想要提升扭矩只有增加内燃机的排量,排量的概念是发动机进气或排气的流体体积总和,进气量越大则喷油量越大,空气与喷油量的总量多则燃烧产生的热能也会多。然而NA毕竟是在“缺氧状态”下燃烧做功,所以即使排量大扭矩也不会很理想,主流的30NA-V6发动机也不过只有320N·m左右的峰值扭矩,这就是NA发动机未来必然会被淘汰的原因,现阶段仍然有些车辆使用只是因为此类发动机的制造成本低而已,供参考。
编辑:天和Ato内容:原创首发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你问的问题得是很专业维修的才能回答的问题,挺笼统的,有好多地方都不一样,有很多人都想像是一样的,说同样的发动机怎么不一样,其实真的不一样,有好多人以后同样的发动机装一个增压器不就增大马力了吗,错…这是个错误的想法,要是哪样的话发动机出厂还差一个增压器吗,就在我面前就有好多人这么说他们就想是安装就能行,其实好多地方不一样,比如大飞轮气门活塞和连杆强度油泵都不一样的举个历子我有个朋友就买了增压器他在没买之前问过我能不能安装增压器,我就告诉他不行,结果问卖家说行他就买了,回来安装上了他才知道我说的是对的,安装完试车下排气一下就上来了还冒黑烟是这样的结果,后悔也买了,后来拆下来了现在增压器还在家放着这就是结果,非常感谢能让我有机会做这个评论如果有懂维修的提出宝贵的意见和见意谢谢大家欢迎评论。很高兴回答楼主的这个问题太专业的就不说了,涡轮增加的意思就是通过废弃带动涡轮,实现进气量增加,增加空燃比,增加燃油的热效率和发动机的功率。而且废气里面有部分的可燃气体,是可以通过涡轮二次进入发动机燃烧,从而实现降低排放,增加发动机功率的作用,这是通过废气带的涡轮另外还有一种是机械增压的,机械增压和普通涡轮的不同就是一个用气带动,一个用发动机带动旋转。其他作用都差不多两者的不同就是,普通涡轮有动力区间一般就是1800-4000转左右涡轮才介入,这样显得发动机工作起来有点不是太线性,就是1800以下还是普通自吸的动力。只有1800以上涡轮才有作用。优点是维护费用较低。而机械增压因为工作方式不一样,他的动力更线性。但是缺点就是维护费用较高。
